2010中考语文先读后写教练:构建和谐社会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16 10:51: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4140字。
  2010中考语文先读后写:构建和谐社会
  主题阐述 
  “四海之内皆兄弟”,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一幅壮阔恢弘的“和”字画卷,向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和谐“价值观”,传递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热情,表达了真诚、善良、和平、友好的心声。 
  “和”贵在心和。那是一个人的和谐,他不会因为名利的诱惑而摇摆不定,只会朝自己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进;他对飞短流长往往充耳不闻,身居陋室仍乐观向上;他听得进逆耳忠言,放得下过眼云烟,心中总有豁达乐观的清泉淙淙流过;他不因谄媚而失去本性,通晓道义却不虚伪,坚毅果敢是他心中的常青之树。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是人与人真诚友爱,携手同行的和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对弱者常怀仁慈之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则是受人之恩心存感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天灾无可惧,众志可成城。这些都是和谐的化身。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黄菊一捧,能读得出它“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气节;“沐于沂,风乎舞雩”,能听得出山歌水吟的韵律,懂得飞禽走兽的喜怒哀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当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和谐社会,去领悟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吧! 
  原题回放 
  怀念一种声音
  颞鑫森
  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越来越怀念了。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 
  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那座老屋。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树,有一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 
  这种声音叫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楼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 
  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