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20字。
烛之武退秦师
祁县中学 张永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中出现
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能熟读或背诵课文,领会一词多义,学习实际应用劝说的艺术。
3、美育目标:品味学习文中有关人物劝说辞令的语言美及文章的结构美。
4、德育目标:学习烛之武的先国家之急后个人之忧并勇当大任的爱国精神。
二、
1、课时安排:两课时
2、学习步骤:听——读——品——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大家都看过电视连续剧《亮剑》吧?(学生答:看过)剧中主人公是谁呢?(学生答:李云龙)对!李云龙耿直豪爽、勇猛顽强、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亮剑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他能征善战、出奇制胜,立下赫赫战功。今天我们将要接触另外一位英雄人物,他没有李云龙的能征善战,然而他救了自己的国家。他没有动一兵一卒,凭的仅仅是自己的三寸之舌。他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本文的主人公——烛之武。好,下面我们就学习本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 放映课件,第一幅画面是片头画面。
第二幅是《左传》简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三)整体感知
1、朗读,因声求气,循声得情。师生共同总结朗读技巧
2、请学生读,读出感情。师作评价。
3、学生读后对文意大致有了了解,选择题形式概括段意。
4、 学生选择。
第一段段意概括:
(1)、介绍烛之武退秦师的历史背景。
(2)、晋、秦围郑
(3)、秦、晋围郑
答案选2。因为围郑的起因来自于晋国。
第二段段意概括:
(1)、郑伯引咎自责。
(2)、郑伯劝烛之武接受任命
(3)、烛之武临危受命。
答案选3。本文主人公是烛之武。
第三段段意概括:
(1)、秦伯撤军。
(2)、秦伯被烛之武说服撤军。
(3)、烛之武说退秦师。
答案选3。从主人公的角度概括。
第四段段意概括:
(1)、晋师撤郑。
(2)、郑国解围。
答案:选1。
教师做简短评价。
(四)二人小组翻译课文,并找出文中重点知识与疑难问题。
展示文章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