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语文试题(辽宁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2 22:18:1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9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题,约8070字。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辽宁卷)
  江苏  秦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什么是碳交易
  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采用的市场机制。在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中,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简称为碳交易。
  依据《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年~2012年间,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2%。
  因此,联合国规定,发达国家可在发展中国家购买节能减排指标。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若经联合国认定,就可卖给西方大企业冲抵他们的减排指标,俗称碳排放交易。
  根据碳交易的3种机制(清洁发展机制、联合履行机制、排放交易机制),碳交易被区分为两种型态:
  配额型交易:指总量管制下产生的排减单位的交易,如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欧盟排放配额”交易。
  为了帮助成员国完成减排目标,欧盟在2005年时启动了配额型交易机制。按照这一机制,各成员国应制订每个交易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家分配计划”,为有关企业提出具体的减排目标,并确定如何向企业分配排放权。这些方案最终需要得到欧盟委员会的批准。配额型交易通常是现货交易。
  项目型交易:指因进行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单位的交易,如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排放减量权证”、联合履行机制下的“排放减量单位”,主要是透过国与国合作的排减计划产生的减排量交易,通常以期货方式预先买卖。
  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已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如英国通过“以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德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做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美国堪萨斯州农民通过农田碳交易,获得了新的农业收入来源;日本则把碳排放权交易看作是“21世纪第一个巨大商机”,近年来通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入。此外,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看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商机,陆续进入全球碳交易市场“淘金”。
  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到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日期:2009-12-22  作者:张春燕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8版(有删节)
  1.下列对“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基本概念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是联合国制定的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采用的机制。
  B.依据《京都议定书》的相关规定,世界上所有国家必须在2008年~2012年间,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2%。
  C.联合国规定,欧美等发达国家可在一些中国家购买节能减排指标。
  D.西方国家可以和发展中国家交易冲抵他们的减排指标。
  2.下列对碳交易和极影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碳交易被区分为两种型态,配额型交易和项目型交易。
  B.国家因进行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可通过国与国合作的方式以期货方式通预先买
  卖。
  C.通过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发达国家及地区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D.到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问题的不断关注,二氧化碳排放权已经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
  B.空间太阳能动力系统包括采集、传输、接收、转换、存储等多个环节,耗资巨大。
  C.碳交易综合来看还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掠夺,对世界经济起到的是消极作用。
  D.“碳排放”技术及其产品将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和资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少时为薛狱吏,有罪,免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馀,乃学春秋杂说。养後母孝谨。
  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徵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
  元光五年,有诏徵文学,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弘让谢国人曰:“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原更推选。”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太常令所徵儒士各对策,百馀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召入见,状貌甚丽,拜为博士。是时通西南夷道,置郡,巴蜀民苦之,诏使弘视之。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後母死,服丧三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於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馀,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後,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