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00字。
《大闹天宫》教案两则
《大闹天宫》教案一
(一)
教学目标
1.把握本章节中孙悟空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2.了解本章节在孙悟空经历中的作用。
3.了解诗文的含义及作用。
4.整体把握《西游记》的写作风格及小说的现实意义。
5.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孙悟空形象性格及本章节在其经历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文的含义。
2.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采用情境式的导入方式,教师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导入
《西游记》。
提问:同学们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情节?最喜欢哪个人物?
(教学设想: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对《西游记》的故事是很熟悉的。绝大多数同学会喜欢孙悟空这一形象,而且在所有关于他的情节中,学生最喜欢的可能就是大闹天宫了。这样导入不仅能很自然地引出本文,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
二、阅读课文
建议:可采取自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在阅读之前,教师引导学生查阅字典,解决一些生僻字的读音,并在文中描写孙悟空的关键语句处作标记。
三、整体感知,讨论问题
多媒体出示讨论题。
(一)畅所欲言
1.为什么最喜欢“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情节?
2.结合文章分析孙悟空在这一情节中的形象特征。
3.本文在孙悟空经历中有何重要意义?
4.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经历是否改变了大圣的性格?
(这一环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做最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