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初三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潍坊寿光一中 夏新光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评卷人
一、基础知识运用与积累 (21分)
1、从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各选录两句实写“风”、“花”、“雪”、“月”的句子,选录精彩者加分。
①风 , 。
②花 , 。
③雪 , 。
④月 , 。
2、简要介绍你近期读过的一本课外书的主要内容,或谈谈阅读之后你的最大收获。
3、猜猜看
一位老华侨回国观光旅游,目睹祖国各地繁荣昌盛的景象,心里十分高兴。回家之后,孙子问他参观了哪些城市,他动情地回忆说:“①久雨初晴,②雪消冰融,③船出长江口,④风平浪静。⑤四季花开,⑥海上有绿洲。⑦八月飘香满园,⑧春城无处不飞花。⑨真是一路平安,⑩双喜临门。”他的这首诗每一句说的都是一个城市,你能由此猜出他所参观的十个城市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二、阅读分析 (59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19分)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立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能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在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
生。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折扣”中的“折”读音是: ,这个字另外两个读音是: 、 。
2、用“墨守”组成的一个成语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
3、“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一句中的主语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