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520字。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教案
【知识点拨】
【方法导引】
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加深对本节及“亚洲的革命风暴”相关内容的理解。
十九世纪前期和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在亚洲都暴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二者在领导阶级,运动性质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对于二者的区别,我们应以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对外侵略要求,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状况及各阶级力量对比情况来分析。
墨西哥革命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墨西哥革命的背景与十九世纪早期的拉美独立运动密切相关,可以把独立前后的美国与独立前后的墨西哥作一比较,找出考迪罗制及大地产制产生发展的根源。
【疑难解析】
亚洲觉醒的特点和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和各国人民的苦难,激化了帝国主义同被压迫民族的矛盾以及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出现了亚洲的觉醒。其特点有:
①出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如印度国大党和中国同盟会。
②旧式的农民起义被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逐渐代替。宗教的旗帜被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旗帜代替。
③新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参加了斗争,如1908年的孟买工人大罢工。
西方殖民者侵略非洲的过程:17、18世纪占有沿海据点,掠卖黑人为奴;18世纪晚期开始深入内地探险;19世纪晚期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
当帝国主义疯狂瓜分非洲的时候,非洲人民开展了广泛的反帝斗争,而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是这一时期非洲人民反殖民斗争的主要形成。其中以埃及人民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最为突出。
【典例精评】
下列关于“亚洲觉醒”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亚洲各国资产阶级领导了反帝反封建斗争
B.亚洲各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亚洲各国人民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是其灾难的根源
D.亚洲各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答:D
分析 关于“亚洲的觉醒”,这是一个经过高度概括以后得出的结论。其具体含义应是各方面、多角度的,除了选项A、B、C都是含义的不同角度外,还可以从亚洲几万万被压迫的人民、各地出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新高潮等角度来认识。但总的认识是选项D。
【同步达纲练习】
【知识强化】
1.关于“亚洲的觉醒”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是列强对该地区人民奴役的结果②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③是亚洲社会经济阶级结构变化的结果④是列强在亚洲争夺霸权的结果(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907年朝鲜义兵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日本镇压朝鲜农民起义
B.日本把朝鲜变为其保护国
C.日本迫使朝鲜解散军队
D.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
3.19世纪晚期,非洲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埃及失败了,而埃塞俄比亚胜利了。导致这种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殖民侵略势力的强弱不同
B.被侵略国家力量的强弱不同
C.被侵略国国内各阶层团结状况不同
D.被侵略国战略战术的正确与否
3.1905—1908年的印度人民反英斗争与1857—1859年印度大起义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由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B.以政治罢工为主要形式
C.政治罢工和武装斗争相结合
D.斗争的结果是取得胜利
4.19世纪80年代初领导埃及人民反英斗争的是( )
A.扎格鲁尔 B.孟尼利克
C.纳赛尔 D.阿·阿拉比
5.1910—1917年墨西哥革命之所以称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 )
A.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B.它在革命后制订一部新宪法
C.它把反帝反封建作为主要斗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