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2010年高三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5题,约7510字。
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2010年高三历史期末模拟试卷
(范围:必修一、选修一)
一、选择题(共20小题60分)
1. 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接史料;二是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
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A.《史记》 B.姜子牙助周灭商神话
C.商朝卜辞 D.孟姜女哭长城传说
2.图1是湖南省博物馆“凤舞九天”展览展出的王子午
铜鼎,铭文中写有“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
进行盟祀”。青铜器多作祭祀礼器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推行 B.宗法制的盛行
C.宗教思想的蔓延 D.冶炼技术的提高
3、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4. “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
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卿等以为如何?”材料中的“朕”是
A.秦始皇高考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5. 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
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持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
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
的原因在于
A.同僚倾轧、武器落后和军费不足
B.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
C.军费不足、总理衙门失策和朝廷猜忌
D.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慈禧无主见
6.“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这场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B.《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C.《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7. 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
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反映历史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