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00字。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文分析
这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毛泽东所作的开幕词,是非同寻常的历史性文献。这次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和法律上的准备。正是在这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向全国、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终于获得了新生。这篇开幕词,先是历史回顾,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然后,向全世界庄严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有无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开幕词又指明了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向。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展望未来,都观点鲜明,态度坚决,充满着无比的自豪、无比的自信,处处洋溢着中国人民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
可借鉴的技巧:
观点鲜明,态度坚决,不容置疑,是本篇演讲词的最大特点。这首先是因为大量判断句的使用。如在第2段里,先就代表的组成成分进行了说明,然后得出结论:“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对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作了判定,给人一种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的感觉。接下来是“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这句话强调了胜利来之不易。其他还有:“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判断句就是得出结论,就是明白无误地给事物直接定性,因此,大量判断句的使用,给人一种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之感。
其次是因为大量运用了表示强调的词语和句式。强调性的词语有“决无”“必然”“从来”等:
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
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
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
我们确信: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斗争所战胜。
这些强调性的词语,或是涵盖一切情况与事件,如“决无”“一切”等,或是涵盖一切可能,如“必然”“必将”等,都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
强调性的句式主要是“是……的”句式,如:“或者推翻这些敌人,或者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如果将“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改为“没有其他的道路”,则变为一般的陈述,判断与强调的意味尽失。还有“之所以……,是因为……”句式,如:“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把“因为……,所以……”关联词语颠倒过来,用作“之所以……,是因为……”本身就是为了强调后面的原因,强调“全国人民大团结”的来之不易。
另外,还有强调前提条件的“只要……就……”句式,也给人一种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意味。从逻辑学上讲,“只要……就……”属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即有了这一个条件,就一定会有后面的结果。这与“只有……才……”不一样,“只有”的条件是必需的,却是不充分的,给人一种不得不的强迫之感。文中“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会是永远胜利的”和“只要我们仍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两句,使用了这种充分条件的判断句,非常自信,给人以无限的鼓舞。
朗读时,我们要充分注意到文中的判断句式和强调性词语、句式,并适当运用重音来加以表现。比如“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一句,重音要放在“全国人民大团结”上,语速还要稍慢些,尤其要突出“大团结”三字。强调性的词语和强调性的句式,在朗读时,重音应放在这些词语和句式标志上。
关于欣赏借鉴
一、朗读练习。
1.毛泽东的这篇演讲,或叙述,或阐释;或加以告诫,或提出期望;或回顾历史,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