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20个字。
第一组命题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2、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
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第二组命题
1.第1段写母亲“悄悄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听我的动静”是为了说明什么?
2.“我”双腿瘫痪之后,母亲侍弄的花为什么都死了?
3.3自然段我独自在屋里,看秋叶飘落时,母亲进来后,为什么挡在窗前?
4.文中写母亲反复要带我到北海看花,母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文章结尾描写菊花的作用是什么?
6.把第6自然段母亲没说完的话补充完整。
7.第1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第7段中我说:“要好好活”各有什么含义?对文章结构起什么作用?
8.作者以“秋天的怀念”为题有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