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00字。
马说
扬州中学西区校 吴敏
教学目标
1、 借助课前所发的《读韩愈》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感受韩愈的人格魅力。
2、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对旧文《爱莲说》的文体知识的温习,再现“说”的文体知识。
3、 借助创作背景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的情感。
教材分析
本文是韩愈的散文名篇,篇幅不长,但寓意深刻。虽是八年级下第一篇文言文,但因学生已有了一年半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所以在字词教学环节,教师应该放手给学生,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主学习本文,在交流学习成果时再强化知识要点。本文虽寓意深刻,但因在本单元前三篇散文的学习中已经重点讲解过象征这一手法。所以,在内容教学的环节,只要在相关创作背景的介绍下,学生可以理解本文的象征含义不再是难事。由此设计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读顺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读懂课文,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教学难点:在解读完本文重要象征义的基础上尝试再创作,写出韩愈的心中怀才不遇的愤懑。
教学设想
本文字词教学的重点以讲义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在理解本文深刻含义的基础上尝试对本文进行再创作,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课堂容量加大,但值得尝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阅读资料、文言文知识讲义、ppt
教学流程
预习阶段
1、 借助字典正音,读顺课文。
2、 借助相关资料,了解韩愈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
3、 阅读所发的资料:梁衡的《读韩愈》,文言文《伯乐相马》《骥遇伯乐》。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在读顺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读懂课文。
一、 导入
同学们对“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样的励志名言并不陌生。它的意思是:无论是做事业还是做学问都必须勤奋,唯有勤奋才能有所精,如果有了游戏之心和游戏之举,那么事业将不成,学业将荒废。而这句话的作者本身也是以此句为一生的座右铭,成就了自己的学业和事业,他就是——韩愈。
二、与高贵的灵魂对话
1、检查预习,学生交流韩愈的生平及其主要成就。
2、韩愈生平:韩愈(768-824),唐朝河南人,郡望昌黎,所以,后人称“韩昌黎”。
3、韩愈经历:少时:三岁而孤,勤奋苦学。政治上:24岁中进士后为官,官至吏部侍郎。为官的生涯中因为民说话指斥朝廷和谏唐宪宗迎佛骨而两度贬官。因晚年任吏部侍郎,卒谥“文”,所以,后世又称他为“韩吏部”和“韩文公”。文学上: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开启了一代文风,所以后世将他和柳宗元并称为“韩柳”。
4、韩愈成就:诗歌、散文俱佳,诗与孟郊齐名。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多样,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著名的诗有《早春》等,著名的散文有《马说》《师说》《进学解》等。韩愈的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中。
5、后世评价: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