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案19(同课异构)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2 20:01:07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6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50字。
  石榴
  扬州中学西区校 吴敏
  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品味本文的语言美。
  2、 通过对多角度多修辞方法的解读学习本文的状物方法。
  3、 结合时代背景解读石榴的象征含义,品味文中“托石榴之物,言颂扬我民族美好情操之志”的情感。
  教材分析
  本文是名家郭沫若的散文,作者用妙笔描摹出石榴的外在形象美和内在的精神美。其手法十分高超,全文语言形象生动,多个角度来描摹石榴,同时运用了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极有表现力。在教授本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高超的写作手法。但因为作者在运用比喻时体现了考古学家特有的形象思维,且作者写作本文时的时代背景学生并不十分了解,加上现在中学生接触自然的时间较少且观察未必仔细,所以,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可能有一些距离感。所以,教师不妨准备一些石榴生长各个时期的图片以及安普剌、金罍等图片,在适当时期可以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有形象感知的同时学习本文的状物之妙。
  教学重点:通过对多角度多修辞方法的解读学习本文的状物方法。
  教学难点:第一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和图片展示的形式鉴赏5、6两小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在背景知识介绍和搜集文中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石榴的象征义
  教学设想:
  本文篇幅较短,但写作手法高超,故教授本文时重点放在品析本文的状物之妙上,通过对本文写法的分析和总结以期待对学生的状物作文有指引作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ppt、图片
  教学流程:
  预习阶段
  1、 字词整理。2、读顺课文。2、关于作家郭沫若的文学常识
  一、 导入
  提到石榴,我们都很熟悉,我们曾经在《往事依依》中学过一句诗“五月榴花照眼明”,这句诗写出了石榴花色的浓艳。那么,郭沫若笔下的石榴又是怎样的呢?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
  2、 流水读
  3、 齐读第一小节,从中找到一个最能看出作者对十六情感的词语
  ——最可爱
  三、 美点寻踪——画面美
  1、 石榴的“最可爱”体现在什么地方?速读全文,寻找答案。
  ——枝干叶,花,果
  2、 方法指引:
  一般作者在状物时,往往会按照一定顺序,多角度多修辞细腻的来写。所写自然中的植物一般还会注意“形色声味质”的兼顾。
  3、 合作学习
  学习小组分组赏析作者是如何写出石榴“枝干叶、花、果”的“最可爱”的。
  4、 成果展示:
  ——学习小组拍代表上黑板板书
  【预设】
  5、教师小结:作者郭沫若多方位多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石榴图。让我们欣赏了这盛夏最可爱的树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