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自主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新理念自主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东莞二十四中:易林林
中学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反映客观现实,表达真情实感,以培养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是学生作为主体能动地认识世界,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的练习活动。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延续着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评讲的单向循环模式。学生束缚太多,捆绑太紧,导致多数学生害怕作文,视作文为畏途,生产出的作文也是千篇一律,毫无情感波涛,毫无个性色彩。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作文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自主写作,自由表达。这种新理念的确立是针对传统作文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表达发展规律,过于重视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而提出的。新理念的提出,给了作文教学以广阔的空间。作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多方面因素:学生的语言储备,对生活的认知水平,作文时的心理因素等等。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仅从如何消除学生的障碍心理,做到自主表达和珍视主观感受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从教学环节入手,激发作文情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是写作的灵魂,更是写作的动力。一个害怕作文,视作文为畏途的小学生,无论如何是写不好作文的。因此,培养小学生的作文情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首先重视和做好的。而情感具有情境性,作文教学要努力创设作文情境,在情境中作文。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作文障碍心理,做到“言为心声”,我尝试的做法是:
1 变作文为阅读教学的延续。将作文与阅读教学紧密相联。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优秀作品。有的文章句式整齐,意境优美。如朱自清的《匆匆》一文,学生体味到原来如此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可以用如此浅白易懂的语言表达得那么贴切,形象,细致,不禁与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于是也仿照他的句式写下:看电视的时候,时间从屏幕上流过;玩耍的时候,时间从手里流过……又如:在学习了《难忘的启蒙》之后,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启蒙老师心中存着的那份感激,那份敬佩。在入情入境的讨论之后,教师提问:小学六年了,在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刻,回想一下,母校也给你留下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尺浪,学生的感情喷薄而发。再如:《将相和》一文,在理解“负荆请罪”一则故事时,我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仔细观察人物神态、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然后引导学生设想:此时此刻,故事中人物会说些什么?通过给文章补写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给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
2 精心组织课外活动,努力创设情感激发点。
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师更要确立大语文观念,精心组织课内外活动,创设作文情境,捕捉情感激发点。如我校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纪录片《走向辉煌》。观看之前,我便对观看内容做了简要介绍并提出观看要求。放映时,我坚持与学生同场观看。之后又及时与学生交流感受,并因势利导,指导写下《走向辉煌》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