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110个字。
【备战2010】2009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回顾与思考
第一板块:知识积累与运用
老编开言:
搜集本年度各地的中考试卷,统计其中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分析其内在意义,回顾总结上一学年的报纸在编辑过程中的得失,确定新学年报纸的整体内容安排,这是编辑部全体同仁每年必做的工作。对于步入初三的同学们来说,通过温习中考真题之“故”来把握考试动向、明确学习的重点与方向,则是与学习新知识同等重要的大事。因此,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载对于本年度各地中考试卷的回顾总结,希望能为同学们的学习备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本次搜集并研究的试题共94套,覆盖了31个省级行政区,我们将按照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这三大板块来梳理回顾。
一、语段考查呈上升趋势
“素养”与“能力”是被课标一再强调的,从积极的角度讲,这是课标的制定者为避免语文学习成为简单、僵化的知识堆砌而发出的呼吁。正因如此,近年来各地的试题对语言基础知识方面的考查一直在向着侧重能力、注重运用的方向前进。资料显示,今年有41 套试卷利用语段来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约占总数的50%,数量比2008年有明显的上升。利用语段考查语言基础知识,语言环境更为具体,有利于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但同时也增加了考生的阅读量,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仍是各地命题人需要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至少应当做好两项工作:第一,夯实基础知识,熟悉语段考查类试题。第二,搜集本地区至少最近三年的试题,回顾一下基础知识的语段考查在试卷中呈现怎样的面貌,是根本从未出现,还是时隐时现,抑或次次必考,所占分值比例如何,题
型大致又有哪些,等等,做到知己知彼。
二、对书写的考查依然较为单调
“识字与写字”是课标明确规定的五项课
程目标之一,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正确识记;
2.书写的规范、整洁与一定的速度;3.对于书法的审美。对于第一个方面,命题人大多通过语言基础类试题来考核。对于第二个方面,命题人大多通过书写题、卷面赋分(有的卷面分只体现在作文中)这两种方式来体现。资料显示,今年有27套试卷明确规定了书写分值,约占总数的30%。当然,也有不少地区利用听写、填空等方式将两项内容的考查合而为一。
对于第三个方面的考查,试题整体体现得依然较弱。广西桂林、百色市的试卷要求考生鉴赏所给图片上的书法,福建莆田、新疆自治区、辽宁沈阳市等地试卷命制了以汉字为主题材料的综合性学习试题,这些都是命题人对汉字审美考查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