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硝酸和氨》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5 12:30: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760字。
  硫酸、硝酸和氨
一、   教学目标
二、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浓硫酸、硝酸的性质;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了解铵盐的性质。
  (2)了解硫酸、硝酸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验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体会化学对环保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2)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三、教材分析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硫酸、硝酸既有酸的一些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氨也有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所具有的性质。该节的主干知识有两点:
(1)   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它们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反应的特点是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被还原,生成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
(2)   铵的水溶液呈碱性,因此容易与酸反应生成盐。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理解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
  (2)知道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与铁、铝的钝化作用。
  (3)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方法。
  (4)掌握铵盐的性质。
  (5)学会NH4+的检验方法。
  四、教学思路
  (1)通过回忆酸的通性,引出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设计实验验证这一性质。
  (2)通过设疑,探究氨易溶于水,设计实验逐步引出氨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从酸的氧化性分类的角度回顾盐酸、硫酸、硝酸的特性。
  [思考与交流]
  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将H2SO4、HNO3、HCl分类。
  共同点:有氢元素,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H+
  HCl==H++Cl-
  H2SO4==2H++SO42-
  讨论: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
  从分子组成上认识浓硫酸与稀硫酸。
  结论:浓硫酸中的大量的硫酸分子决定了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稀硫酸中的SO2-4不具有氧化性,其氧化性表现在H+上。
  Zn+H2SO4==ZnSO4+H2↑浓度存在微粒稀硫酸较小H+、SO42-、H2O、浓度浓硫酸c=184mol/L主要以H2SO4分子存在,少量水分子
  [板书]一、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实验:火柴;无水硫酸铜)
  2.脱水性(实验:蔗糖)
  C12H22O11 (浓硫酸)== 12C+11H2O
  3.氧化性
  (1)受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大多数金属反应(除Pt、Au)。
  [思考1]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猜测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物可能有哪些?
  [思考2]根据反应的条件和预测的产物,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设?
  (思考1、2的答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