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好兵不一定都当元帅》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8 16:04: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好兵不一定都当元帅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全文的结构。
2.找出本文批驳的错误论点及作者的正面论点 。
3.领会本文辩证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拿破仑曾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同学们认为呢? 
2.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看,边思考:
 (1)作者批驳了怎样的错误观点?
(2)批驳错误观点之后,又提出了怎样的看法(即正面论点)?
 (3)划分段落。
  明确:文章开篇即摆出了通篇所要批驳的错误观点:“不想当元帅的兵不是好兵”。然后通过多角度的分析、批驳,在结尾处推出了自己的、与错误观点针锋相对的正面论点:“好兵不一定都当元帅,而能造就成元帅的,一定要是好兵。”根据上述理解,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第2至6段为第二部分,第7段为第三部分。
3.读析课文。
  (1)齐读第1段,思考:
  ①作者为什么要引《沙鸥》女主人公与《高山下的花环》中战土“北京”的几句话?
  ②文章主要是把哪一句话作为“靶子”加以批驳的?
  ③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不引用女主人公与战士“北京”的话就无法树起批驳的对象;同时,优秀的运动员、当代军人都这样说,这表明这种看法在广大青年人中间很有市场,很受人欣赏,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批驳的是女主人公所信奉的两句名言的前一句:不想当元帅的不是好兵。文章开篇就摆出这一个错误观点,为下文的分析、批驳树起了靶子,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2)自读第2、3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分析这一错误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思想方法?
  明确:第2段先从理想的角度指出这一观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反映出人们的远大目标与不凡志向。接着,在第3段指出这些名言的不良影响——使有些青年“认为只有当元帅、当将军才有志气,才叫人才;当士兵、当普通劳动者就没有出息,就成不了人才”。显然,这是因为这些名言强调了当元帅、当冠军的意义和价值,但同时却容易使人得出错误的结论。作者并投有把上述名言全盘否定,而是肯定其积极的一面,否定其偏颇的一面,这表明他看问题很全面,很辩证。“偏颇”指意见、态度不公严,偏于一方面,用在这里很恰当。
  (3)第4、5段是如何驳斥错误观点的呢?在驳斥错误观点的同时还表明了怎样的看法?采用的句式、语气有什么特点?
  (这两段是文章的重点,可以让学生边自读,边议论)
  明确:第4段首先分析了元帅、将军与士兵的关系,接着引用鲁迅先生一次讲演的内容,以此为论据,说明“军队需要元帅,同时也需要士兵”。“元帅”“士兵”在战争中都是必不可缺的,即使是拿破仑这样伟大的军事天.才,如果身后没有许多士兵,他也只有当俘虏的下场。文章在这里引用鲁迅的讲演,以拿破仑为例指出了上述错误观点的荒谬性。这一段的结尾用了一个反问句,辩证地阐述了士兵与元帅的关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