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教案3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3/8 19:27: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80字。
  《海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②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语言激越奔放强烈的特点。
  能力目标:③体会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④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情感目标:⑤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1、 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
  2、 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教学难点
  1、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方法(类型)
  ①自主阅读,诵读法: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让学生把生活感受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
  ②质疑法,合作讨论法,提问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
  ③练习法:采用仿说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思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课+展示课)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1)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2)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设计
  同学们,你们看过高尔基的哪些作品?  学生准备书本,听讲,思考。
  二、布置预习
  (1)查字典:解决“读一读,写一写”重点词的读音和词义。
  (2)收集与高尔基有关资料,以备交流。
  (3)海燕活动的整体场景是哪?海燕活动场景发生哪些变化?在这几个不同的场景中海燕又有什么表现?画出具体句子并分析。
  (4)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高尔基写海燕的目的是什么?
  (5)本文中借海燕形象赞美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这种是什么手法?文中还有许多事物,是否也具有象征意义?(此题预习时不出示)
  (6)本文主要塑造了海燕形象,为什么还要写海鸥、海鸭、企鹅?
  (7)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并说明看法(可以从修辞,表达效果,营造意境等几个角度分析)。    
  学生抄写在笔记本上,独立完成后,准备讨论学习
  三、听读课文示范性朗读
  提示学生注意在听读过程中作好标记
  学生听读课文,标画字音、重点语句。
  四、解决生字,整体感知课文(老师介绍并对学生答案补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