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00个字。
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初中部“预学练”方案
课题 《海燕》 教材 人教版语文学科八年级下册 教师 马艳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朗读的基础上感悟和品味作品形象及其深刻内涵。
2、体会、揣摩和学习抒情性语言和多种手法。
3、体验和培养乐观主义精神。
过程和方法 多媒体激趣,了解高尔基---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理解象征意义----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和培养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 1 、赏析海燕形象,领会作品的象征内涵。
2、在反复诵读中,揣摩作品的语言特色。
难点 1、理解海燕的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及其象征意义。
课前准备 学生了解《海燕》的历史背景,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实施过程
流程 学生自主活动 教师主导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 1、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以及《海燕》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2、预习课文,放声朗读,整体感知文意。
3、运用工具书,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呻吟()胆怯()翡翠()号叫()蜿蜒()
4、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两到三个,连成一段话(30-50字)。
苍茫高傲精灵蜿蜒
5、列出自己在预习中的疑惑与意外发现。 1、引导学生按照姓名、所处时代、籍贯、主要作品、后人的评价、写作背景收集整理资料来进行预习。以了解《海燕》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引导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顿挫,读出酣畅淋漓的情感基调。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配上激昂的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面)。
4、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5、及时肯定学生的发现,并把相关问题列为学习重点。
5、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研习 学生活动一:预习反馈
1、你能帮我解决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吗?
学生活动二:走进文本
1、听读课文,用“这是一只的海燕”的形式说一句话。(可适度引用原文词句)要求学生听读时不看书,凝神细听。
2、串读课文,感受《海燕》的艺术魅力。
串读课文的方式:分老师、全体男生、全体女生、全体男女生四个角色,每个角色读一句话,直至读完全文。
3、思考文章着重刻画了几个场面?
4、思考:在不同的场面中海燕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
5、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海燕形象、文中的暴风雨有什么特定的内涵?
6、文中出现的“海鸥、海鸭、企鹅、大海、海浪”有什么特殊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