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19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暑期月考
初三语文试题
山东美澳国际学校 王彦君
一、 积累与运用。(22分)
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4分)
A、归宿(s”) 逶迤(w …i) 峥嵘(r Žng) 磅礴(b„ng)
B、吆喝(h… ) 砥柱(d‹) 热衷(zhng) 慷慨(k ƒi)
C、无暇(xi‚ ) 墨守(mˆ) 岿然(ku‰ ) 狡黠(xi‚ )
D、丞相(xi„ng) 雇佣(yng) 模式(mŽ ) 炫耀(xu„n)
2、下列四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并在括号内加以改正。(4分)
A、不功自破 腐草为萤 袖手旁观 根深蒂固 ( )
B、寻根究底 慷慨无私 不足界意 不言而喻 ( )
C、投机取巧 墨守成规 无暇顾及 与日具增 ( )
D、锲而不舍 变伪去妄 恩宠荣禄 崭露头角 ( )
3、填空。(10分)
(1)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 、 、 。论据又可以分为两类。
(2)《谈骨气》一文的作者是 ,他是我国著名的 家,文中作者引用了孟子的几句话,阐明了骨气的含义,这几句话是“ , , ,此之谓大丈夫。”
4、默写两句描写春天的诗,并在括号内写出作者。(4分)
(1) ( )
(2)( )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23分)
① 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⑦清代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问>>,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 书中的学说,常常 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
1.依次填入第⑨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评判 怀疑 修正 B、怀疑 修正评判
C、怀疑 评判 修正 D、评判 修正 怀疑
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2分)
A.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B.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C.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3.对这段文字的结构层次划分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⑩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⑨ 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4.本文段中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