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唐河三高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约2770字。 - 唐河三高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空气空前活跃,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下列哪一方面是这种局面形成的客观条件
 A.诸侯割据局面的影响 B.封建制度已经确立
 C.各国国君重视人才 D.教育日益普及
 2、“苛政猛于虎”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A.己之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D.为政以德
 3、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孟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孔子
 4、关于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仁”与礼的学说 B.注重政治和人事
 C.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D.敬重鬼神而近之
 5、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奠定基础的是
 A、孔子创立儒学 B、“百家争鸣”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理学的出现
 6、下列有关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在战国时期 B、提出“民贵君轻”
 C、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D、主张“性本善”
 7、下列有关孔子思想主张表述不正确的是
 A、思想核心是仁 B、主张维护“周礼”
 C、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D、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
 8、孔子整理编订的“六经”不包括:
 A、《诗》 B、《春秋》 C、《乐》 D、《论语》
 9、孟子的思想主张不包括
 A、施仁政于民 B、人民比国君更重要
 C、提出“三纲五常” D、主张人性本善
 10、最早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11、下列有关战国时期儒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开始创立 B、被统治者推崇为正统思想
 C、形成完整体系 D、完成思辨化过程
 12、孔子、孟子、荀子学说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主张统治者实施“仁政” B、主张统治者要控制对人民的剥削
 C、包含民本思想 D、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
 13.诸子百家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