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史记》两则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15 21:0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史记》两则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史记》、司马迁和孙膑。
 2.对照注释,能解释重点词语,直译课文。
 3,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归纳写作特色,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二、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的《孙膑减灶》,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被司马迁写入列传,可见他是一个十分不平凡的人,读了课文,我们可以了解他的故事,还能看到他的足智多谋那么,谁能介绍一下孙膑其人,以及其名字的由来呢?
  (学生根据注释②简介)
 2.简介《史记》、司马迁。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简介《史记》及其作者。
  教师依据学生的反馈,作补充。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它开创了纪传体和书表的编写体例。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五个部分,共52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编撰《史记》历时十四年,而且是在身处逆境中编成,此书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后世学者以为史传文学的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轻声跟读,扫清文字障碍。
 4.出示投影胶片,让学生给下列生字注音。
  (1)请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明确:孙膑用减灶之计,在马陵道智胜庞涓。
  (2)讨论分析人物性格。
  出示思考题,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① 孙膑和庞涓各是怎样的人?抓住人物的具体言行加以分析。
②作者写孙膑的同时,为何还要写庞涓?足智多谋,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具体表现在:在马陵道之战中,孙膑洞悉敌军弱点,故作假象,巧设伏兵,造成庞泪错觉,诱敌就范,战而胜之。
  庞涓:骄傲自大。具体表现在:当他看到孙膑设计的假象时,即轻易“大喜”,还自得地说:“我固知齐军怯。”
  写孙膑的同时写庞涓,则是为了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文中用庞涓的钻火、烛读、自刭来反衬孙膑的智谋过人。
 5.讨论分析课文的写作特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