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09-2010学年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1 14:11: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7790字。昆明市2009~2010学年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号、座位号等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1卷共1O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毗邻(bǐ) 佣金(yǒng) 叱咤风云(zhà) 椎心泣血(chuí)
B.折耗(shé) 洁癖(pī) 锐不可当(dāng) 发生口角(jué)
c.湖畔(bàn) 奴婢(bi) 栉风沐雨(zhì) 长吁短叹(xū)
D.蹊跷(qī) 苗圃(fǔ) 荷枪实弹(hè) 不偏不倚(yí)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家滇味饭店才开张不久,街对面一家川味饭店又挂起了招牌,两家饭店形成了鼎足之势,好生热闹。
B.“2009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结果在西安揭晓,昆明、杭州、成都、宁波等十大城市脱颖而出,最终入选。
C.云南教育基金会继续选派讲学团,到保山和怒江支教讲学,为民族、边疆、贫困地区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D.面对商家林林总总的促销,想不动心很难。但是也不能让商家牵着鼻子走,跟着商家的促销大潮随波逐流。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发掘、整理和研究民间验方,我们可以拯救一批濒临失传的奇珍异宝,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进而补充、丰富和创新中医药理论,推动中医药科学的发展。
B.得知自己当选为上海世博会“亲善大使’’的消息传来之后,刘德华非常开心,认为亲善大使是一个既光荣又责任重大的使命,希望能有机会参观上海世博会园区。
C.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向各州、市、县、区政府发出通知,决定于2月20日至3月15日,在全省范围内紧急开展向早灾灾区献爱心捐助,帮助灾区群众战胜灾害、渡过难关。
D.说起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的“郁闷事”, 不仅让不少消费者体会不到购物消费的乐趣,还惹来一身麻烦。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眼下,“山寨”是个热得发烫的词汇。“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文化现象。一时间,“山寨鸟巢”、“山寨熊猫”、“山寨网站”、“山寨春晚”、“山寨明星”甚至“山寨红楼梦”纷纷出炉,大有席卷之势。
①通过模仿知名品牌迅速占领市场
②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
③主要表现形式是从小作坊起步
④又几经演化
⑤主要特征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
⑥也许是因为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山寨产品”从手机起步,逐渐蔓延到其他经济领域
A.③①⑥④②⑤ B.⑤①⑥④②③
tc.⑤③①⑥④② D.③⑤①④⑥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孝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孝”的社会价值与“教”,的社会价值是统而为一的,不仅如此,由于血亲意义上的朴素性和普泛性,“孝”,,正是“教”,的伦理基础。
“百善孝为先”,孝是最起码的伦理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朴素感情。这种朴素感情是其他一切伦理道德的精神基础。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是个体与社会间沟通的基本的伦理尺度,“教”的伦理学基础因而就是“孝”。“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先民倾向于认为,一个能够“孝”,与“睇”的人,是不会“恶于人”,“慢于人”,或犯上作乱的,而这正是“教”的社会意义的终极追求。
再者,关于行“孝”与学“文”的关系。古人认为人们只有在具有基本内在伦理准备的基础上,行有余力,则可以学“文”,因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里,“孝”为本,学“文”为末,本立而道生。反过来讲,学“文”的终极目标也在于强化“孝”的社会政治价值。换言之,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而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学不学“文”,而在于学“文”的目的是什么,不在于学到了多少“文”,而是这些“文”具有多少伦理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立足于血亲意义上的“孝”,达到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圆融和谐,这条道路,也就是由“德”而提升为“道”的道路。
在现代,许多论者认为提倡“孝”是一种悖于现代化的退步行为。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孝”,不是“二十四孝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