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梳理,击中要害——2010年中考古诗文复习备考初探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10 8:09:11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200个字。

  系统梳理击中要害
  ——2010年中考古诗文复习备考初探
  九江市十一中游云
  一、研读读课标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诗文教学和评价的要求是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因此在文言文复习要紧扣教材,立足学生文言知识掌握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形成。
  二、解读说明
  古诗文阅读分值14分(包括古诗词阅读4分、文言文阅读10分)。古诗文阅读是中考试题中对古代作品的考查,《考试说明》的表述体现了两个意义。一是以教科书以外的古诗文作为试题的阅读材料;二是对考查能级的界定:1、理解;2、对古诗词的底层面的鉴赏。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阅读文言文,以读懂为宗旨;阅读古诗词,在读懂的基础上还应有自己的粗浅的感悟。
  考查阅读课外的古诗文的能力,其考查的立足点是考查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有关古汉语知识、阅读古诗文方法和在古代作品的学习中所受到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解决在阅读课外古诗文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理解古代作品。
  近几年的选文材料多为人物故事题材,内容、形式、难度与课文基本一致。
  三、分析报告
  2009年我省中考试题古诗文阅读部分的考试内容是:阅读韩愈的诗,完成第9~10题。(4分)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9.下列可作为这首诗标题的一项是()(2分)A.晚春B.初夏C.晚秋D.初冬
  10.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2分)
  第9题考查内容是诗文信息的筛选,但是很多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不到位,没有抓住“春不久就要归去”这一信息的理解;第10题考查内容是分析古诗的语言特色,答题中很多学生理解出现偏差,准确性不够,造成答题不理想。(这一题的解答要扣住“知”“斗”“解”等字眼写草树,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考试内容是:
  11.(诵读)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
  12.(词义)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1)廷()(2)已()(3)易()
  13.(文句内容)概述朱云直谏杀张禹的理由。(2分)
  14.(篇章)辛庆忌是如何劝说汉成帝不杀朱云的?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15.(内容把握)你认为汉成帝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2分)
  四、古诗词考点透视及解题策略(考题分值4分)
  (一)考点透视
  1、对诗句的理解和鉴赏;2、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
  3、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4、赏析诗歌中凝练的的语言等。
  (二)解题策略
  1、从关键词句上着手。抓住诗词中的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等几方面来品味赏析用词的妙处。如:阅读《春夜喜雨》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辨析: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诗的内容和语言风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