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附中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新课程模块练习(二)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27题,约4750字。 -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模块测试 
 历史试题
 (内容:中外历史上的改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关键问题是
 A.辽夏的威胁 B.土地荒芜、水利废毁
 C.国家财政入不敷出 D.官僚地主隐瞒田产、逃避税收
 2、“得君之初,与人主若朋友,一言不和己志,必面折之,反复诘难,使人主伏弱乃已”材料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是
 A.王安石 B.张居正 C.商鞅 D.孝文帝
 3、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以政府借贷方式收取一定的利息的有( )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B. 方田均税法、青苗法
 C.青苗法 、市易法 D. 市易法、募役法
 4、王安石说:“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材料中所指是
 A.察举制 B.科举制 C.恩荫制 D.禅让制
 5、《九十五条论纲》指出:“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教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材料反映作者的态度是
 A.认可教皇搜刮财富 B.天主教徒应该忠实于信仰
 C.赞同教会建造教堂 D.反对天主教会的经济掠夺
 6、马丁•路德认为任何一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实际上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摧毁了罗马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地位
 7、罗马教廷与宗教“异端”的共同点是①信仰上帝②崇信《圣经》③简化宗教仪式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下列对教会改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抵御新教的攻势,重振天主教的神威
 B.革除内部弊端,惩治贪污腐化是其内容之一
 C.为争取广大信徒,取缔了宗教裁判所的活动
 D.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
 9、伊拉斯谟说:“许多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异。”反映了中世纪的西欧
 A.天主教会残酷迫害进步人士 B.教士和僧侣的腐化荒淫
 C.教士在政治上享有特权 D.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封建主
 10、奥斯曼素丹统治埃及的政治措施有①将埃及设立为行省 ②派遣总督——帕夏 ③建立近卫军 ④保留马木鲁克,并让其担任地方长官 ⑤实行包税制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18世纪末,英法侵略埃及的根本原因是
 A.埃及战略地位优越 B.埃及国力衰弱
 C.出于建立殖民地、拓展市场、倾销商品的需要 D.拿破仑的个人野心
 12、下列关于阿里 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点发展民用工业 B.首先发展军事工业 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D.采取官办方式
 13、英国外交大臣麦斯顿说:“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 麦斯顿这样说的原因有①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不符合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