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4/17 9:41: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30个字。

  【教学目的】
  通过诵读,感受诗人感情的起伏跌宕、腾踔跳跃,体会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与烦忧。
  【教学方法】
  诵读与感悟相结合,以读引悟,以悟助读。借助歌曲、图画等加深对诗作的理解与感悟。
  【预习要求】
  1.根据注释理解诗作以及诗中的典故。
  2.查找资料,了解李白的生平。
  【教学结构】
  诵读诗—画读诗—品读诗—读唱诗
  【教学过程】
  (一)诵读诗
  1.看CAI课件,听读本诗。听出轻重、节奏、感情。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出节奏、轻重、感情。
  3.学生齐声朗读诗歌。
  (二)画读诗
  1.分别标出表明诗人情绪低沉与高昂的诗句。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低)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高)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高)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高)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低)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低)
  2.画出诗人情感变化的曲线。看看像什么?
  像山峰,像波浪
  3.体会诗人情感的跌宕变化。

  (1)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从哪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明确:愁苦、烦闷。从“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中可以看出来。
  (2)诗人为什么会烦、会忧、会愁?(展示诗的写作背景)
  明确: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李白的个人遭遇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引起了强烈的精神苦闷。诗作的发端既不写楼,更不叙别,而是陡起壁立,直抒郁结。
  (3)诗人的感情有几次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两次。当诗人看到寥阔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了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精神不觉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解,感到心情舒畅:“走吧,我们一起去高楼酣饮,喝个痛快淋漓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这两句表明诗人内心由极端苦闷而转向爽朗壮阔的境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