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290字。
第1单元 课时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教学设计
漳州市芗城中学:邱美英
一、教学目标
1.了解SO2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SO2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2.通过课后实地调查研究本地区雨水pH,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情感和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3.通过认识酸雨的危害和防治原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培养学生辨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还原性)。
三、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先播放酸雨录像,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产生研究酸雨成因、治理的兴趣,通过两个实验探究,模拟酸雨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学习SO2的重要性质,以达到防治酸雨的目的。最后学习SO2的漂白性以及关于漂白性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本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恰当地应用。
四、教学过程
[投影]重庆酸雨录像(ppt 2)(见资料)。
[过渡]从录像中可以看出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我国是个燃煤大国,由于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元素,燃烧时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就形成了酸雨。所以要了解酸雨的形成、治理,必需学习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我们先研究二氧化硫。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实验探究1] (ppt 3)(教材88页实验1)用充有80mLSO2的针筒吸入10mL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筒的前端,振荡,观察针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然后用pH试纸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
1.易溶于水。(讲述其它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2.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
把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点与二氧化碳相同,因此鉴别它们不能用澄清石灰水。
书写化学方程式:(1)往NaOH溶液水中通入少量SO2
(2)SO2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硫的水溶液PH小于7,说明其水溶液显酸性。
[实验探究2] (ppt 4)(教材88页实验3,也可参考本课实验研究2)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0.5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放置片刻后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加H2O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