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能阅读能力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增强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自能阅读能力
广西桂林阳朔五中:玉树临风
阅读教学“着眼于”什么?“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个自学能力用语文教育老前辈叶圣陶先生的话说,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摆正“教和学”的关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如何处理好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间的关系。我在课堂中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此。那么,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呢?它是指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通过小组学生间的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一定的课题和学习任务,以期达到每一位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诸方面都能积极和谐地发展。这一教学形式,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虽有涉及,但其组织形式都不够明确具体。我学习借鉴了中央教科所陈云英、华国栋两位教授撰写的《合作学习与随班就读改革》一文,将班内学习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学习动机、交往技能等情况合理搭配,组成12个小组,组内包括1名优等生,2名中等生,1名差生,组员在小组中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那么,为什么说增强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自能阅读的能力呢?
一.自由发表意见,锻炼表达能力。
学生课堂参与的形式多样,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效率,改变少数尖子生唱主角的局面,我总是在教学的关键处,重点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因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会消除畏惧心理,乐于发言,乐于读书。比如,在《燕子》一课教学中,我叫学生理解“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句点明中心的话时,就布置了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要求一会儿每个小组推荐一名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来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学生听后,马上投入到热烈的讨论和积极的准备之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一环节的设置,既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生积极性,也为没有发过言的同学创造了发言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二.互相启发学习,提高阅读能力。
张志公说:“语文课有一项特定的无可推托的责任,就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进行种种计划的阅读训练,以增减学生具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指什么?是指通过阅读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的技能。由于每个学生的这种技能存在着差异,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