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一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33题,4480字。 - 山西省大同一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第Ⅰ卷 客观卷(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梭伦说:“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文中的“他们”是指
 A.贵族 B.平民 C.外邦人 D.奴隶
 2、 梭伦在诗中解释了他的目标。他谈到“euno-mia”或者说“好的政府”,把这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简单形式的道德规则:Neminemlaede imoomnes,quantum potes,iuua!即: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在梭伦改革中充分体现这一点的是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 B.帮助平民避免沦为奴隶的可能
 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 D.为所有的雅典居民谋福利
 3、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更名天下田为王田”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D.“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4、“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主要是因为
 A.变法彻底 B.赢得民心 C.与时俱进 D.仁义致远
 5、(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6、商鞅变法中直接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是
 A.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 B.移风易俗
 C.制定连坐法 D.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7、下列事件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相关的是
 ①井田制的确立 ②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③新兴地主阶级的出现 ④百家争鸣 ⑤频繁的争霸战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8、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北宋统治下的洛阳呈现繁荣景象
 C.唐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
 D.5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9、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