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模拟试题三
- 资源简介:
有21道题,约320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2009---2010学年七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模拟试题三命题人:段汉明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6分)
1、“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8分)
⑴《山中杂诗》描写了独特的山中景色,其中,最有趣的现象出现在,
两句中。
⑵《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表现军旅生活艰辛的语句是 , 。
⑶《春夜洛城闻笛》中抒写听到笛声引起故园之思的句子是,。
⑷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2、“语言的大厦是由词语砌成的,下面考考你的词汇是否准确、丰富。填入空缺处的动词,依次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些秕谷,棒上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便_____住了。
A、拉撒支牵系罩B、系罩牵拉支罩
C、支撒牵拉支罩D、支撒系牵拉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我们要认真宣传《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
C.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
D.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享誉世界,而且闻名全省。
4、口语交际。(4分)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二、文言文阅读。(共13分)
阅读《伤仲永》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 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5、解释词语。(2分)
①指物作诗立就___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7、《伤仲永》的“伤”是“哀伤”之意,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作者“伤”的原因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2分)
①他的父亲贪图钱财,目光短浅,把仲永的天赋当作获取利益的资本。
②“宾客其父”“以钱币丐之”的庸俗作法。
③仲永缺乏主见,盲目地按父亲的要求去做。
④仲永由神童而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悲惨结局。
8、仲永的天赋才华从哪些事情可以说明,请举两例。(2分)9、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