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年高考政治热点问答题专项训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360字。 20110年高考政治热点问答题专项训练
1.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下列问题:
(1)政府为什么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政府如何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1953年制定的选举法,根据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为8:l。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适时修改《选举法》,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有何政治意义?
(2)我国选举人大代表按城乡人口比例作出调整,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3.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引发了对低碳经济的热议,低碳将成为全球经济的大趋势和新规则,低碳经济实力将决定各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国际地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低碳经济,自主确定节能减排目标,制定国家低碳发展战略,先试点示范,再总结推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低碳产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2)说明我国推广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所体现的辩证法道理。
4.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研究制定工作自2008年启动以来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公开征求意见稿,2010年2月28日公布,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国家在该《规划纲要》决策之前为什么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5.材料一:过去,人们一提到民族地区,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刀耕火种”、“人背马驮”…… 今天,民族地区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2008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7元增加到1317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l38元增加到3389元。60年来,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近4000万,部分少数民族已实现整体脱贫。
材料二: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 乌鲁木齐市部分群众准备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乌鲁木齐市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群众中去进行耐心的劝说引导工作,劝说他们要以大局为重,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1)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民族地区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
(2)乌鲁木齐市某中学学生小张的爸爸也准备参加示威游行。请你从《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参与”的角度,写几条劝说的提纲。
6.全国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明,和谐的民族关系决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积极建设、积极促进。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继续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