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个性对话中的师生地位分析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5/22 22:11:3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070字。

  语文个性对话中的师生地位分析
  乐山新云中学  孙谆仁
  【内容摘要】  语文个性对话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重要意义。个性教育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以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促进健康发展,让其学生在健康中交流与成长。至于探究个性到底如何发展?是否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选择性,同时也是衡量师生地位的有效标尺。总之,个性对话的师生主体间地位至少意味着平等和尊重两重含义。
  【关键词】  个性对话   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平等   尊重
  什么是语文个性化教育?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然而,这似乎又是一个多余的问题。因为有了语文教育开始,语文教育就必然以某种个性独特的存在。在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前,语文是百科全书式的,语文以百科全书式的个性存在,以百科全书式的个性把自己和其它的教育形式如骑、射、书、数等科目区分开来。自1904年独立设科后,语文教育的学科的个性鲜明的突现出来,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就语文与其它科目的关系而言,就语文教育自身来讲,个性也似乎从来是存在的。不管独立设科前百科全书式的语文教育,还是独立设科后的语文教育,比如就其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影响等来说,他们始终都是个性的客观存在。所以,语文教育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当代的,似乎从来都是个性的客观存在,因而语文教育似乎从来都是个性化教育。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个性教育以及师生地位呢?
  一、个性对话的涵义
  我们说语文个性化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良好个性为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与这一价值取向的操作实现过程相一致的语文教育,并揭示了操作实现过程中教育内容(个性资源)的存在样态,但这还不能完全解释个性目标是如何实现的。这时候的个性资源还只是要素的静态存在,还没有进入动态的运行过程,只有当这些个性资源要素被组织起来,以结构的形态运转的时候,语文个性化教育的过程才真正展开了。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个性化教育“首先是一个关系概念,其次是活动概念,最后才是实体概念” 。那么,这个关系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呢?显然的,是通过师生交往得以建构的。所以,语文个性化教育首先是一个“社会交往场”,然后才是一个“教育活动场”,这与价值实现以社会为依据的认识也是完全吻合的——在不同个性的交往中理解个性,生发个性。
  但交往是一个泛社会化的词语,人与人之间的一切“互相来往”(《现代汉语词典》对交往的解释)都可被视作交往,这虽然方便了我们对“关系”的理解,即语文个性化教育首先是“社会交往场”,但似乎还不能令人满意地回答语文个性化教育又是一个“教育活动场”,因为教育尤其是个性化教育更多时候是需要精神和情感交流的,需要交往主体敞开心扉,真诚的言说自己,这似乎是交往一词在直觉上不能满足的。因此,我们选择对话一词。在语用习惯上,对话包含了交往的含义而又超越了交往。
  “对话”理论主要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和接受美学的发展,对语文教育已经产生重大影响。“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把语文个性化教育界定为个性对话的过程,是完全符合《语文课标》精神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