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求新不如务实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0/26 22:0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与其求新不如务实
     ——高三作文教学建议

江苏省羊尖高级中学 王志连

自从高考作文明确了发展等级以后,许多老师都把目光盯在只占作文总分六分之一的发展等级上,虽说近几年对发展等级已放低了要求,只要符合其中一项就可得3~10分,但有个前提在,这就是前面的基础分必须拿满45分。从高考阅卷组反馈的信息来看,在几十万的考生中,达到一类卷的优秀作文所占比例还不到百分之一。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高中作文教学是面对极少数还是大多数?这个问题回答很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君不见现在见诸报端的作文板块都是在大谈创新吗?那些打着“新概念”幌子的作文是层出不穷,把我们老师和学生的眼睛都搞花了,尤其是“大话”类作文,在我看来简直是胡扯淡,但有多少人在摇旗呐喊呢?“创新”是需要的,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但我以为,“创新”是需要底气的,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作文而言,我们有许多同学连旧概念都没掌握,你叫他怎么去理解新概念?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这是语文之根,语文之本。语文语文,说白了,就是要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而已,听得懂,说得出,读得畅,写得顺。我想这该算是语文的基本素质了吧!为此,我觉得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与其求新还不如做点务实的事情。下面本人针对高三这一年的作文教学,谈点粗浅的看法。
务实之一:积累一些典型事例。这里说的“积累”不是浅层意义上的了解,而是要有自己思考认识的较全面的领悟;“典型事例”是指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事例。“广度”是指你举的事例大多数人都能知道但不能是老生常谈的;“深度”是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概括意义。高三一年时间紧,大量的阅读积累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求精,要学会变通,变则通,通则久。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高朝俊教授在给高三同学指导作文时曾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例来一一说明从1999年——2003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的写法,同样的一则材料,高教授竟能根据不同的文题要求来变通切入。当然,这还得益于高教授对袁隆平的事迹有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自身的领悟。这就告诉我们高三的同学,在不能广泛积累材料的基础上,要能够精选材料。我所掌握的某一材料不但要比别人知道的多而且要理解得深刻透彻,这样在临场时就能够从容地进行变通应对。
务实之二:熟练一种文体写法。近几年来的话题作文对文体要求是相当宽泛的,为此也在考场上产生了一批百花齐放的优秀作文。诗歌、戏剧、小品等继传统的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之后也闪亮登场。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会对各种文体都进行适当的介绍和训练。而事实上,许多同学往往只对其中一种文体感兴趣,我们不妨从此入手,反复操练,直到能得心应手为止。从现状来看,有许多同学文体感很差,往往是写议论文不象议论文,记叙文不象记叙文。这样的作文是不能及格的。有的语文老师认为,淡化文体就是不需再象过去那样强调各种文体要求,甚至举克林顿的《国情咨文》来说明“四不象”文章的存在价值。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淡化文体只是不再象1999年以前那样对某些文体加以限制,如诗歌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