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 资源简介:
约2680字。
唤醒诚信意识,拓展美好未来
——加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 朱杰
摘要: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公民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利用初中文言文中蕴含着的诚信素材大力加强诚信教育,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诚信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加强;文言文教学;现实意义;诚信教育
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国民特别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诚实守信也是我国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然而受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渐渐地改变,有的人重利忘义,诚信之风尚在逐渐地丢失,为此党中央在十六大会议上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号召全国上下切实开展诚信教育。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诚信素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文言文的文本资源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挖掘文本资源的思想精华,让学生在掌握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从中受到熏陶,从而学到做人的道理,提高意志品质和自身素养,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下面谈谈我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的一些尝试: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很多的初中生都不清楚学习文言文到底有什么用,现在总不能再用它进行交谈和写作吧,殊不知语文科中的文言文,它负载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我们通过学习文言文,自然而然地受到文化的滋润和熏陶,从而学到做人的道理。当然,仅仅靠教师的简单说教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我们要努力转变学生的观念,提高学生的认识。
1.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首先,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于丹在百家讲坛所做的《论语》感悟(四)诚信之道,配上一些字幕,提高学生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孔老夫子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原则。诚信不仅是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健康人格的体现, 只有做到以诚待人、言而有信,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因此,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诚信二字也一直被世人广为传颂。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确实存在着背信弃义,甚至以诈骗的手段谋取个人利益的现象,难道讲求诚信的价值已经过时了吗?面对社会上种种物质利益的诱惑,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坚守诚信?面对社会上诚信的缺失,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如何才能建立起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呢?然后,组织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展开辩论,通过自由讨论达到统一认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进而树立“我要学”、“我必须学”的信念。
2.构建实施诚信教育的文化氛围。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学习《守则》和《规范》,重视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进而内化为素质。其次,还要在学生中举行 “诚信与做人”为主题的征文大赛,要求从身边的小事谈起,博引旁征,增强对诚信的认识。此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园语文网、手抄报、教室环境布置,展示诚信文化,形成良好的诚信教育氛围。
二、立足课堂,循序渐进
课堂是进行诚信教育的主渠道,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渗透诚信教育是一种最基本的途径。语文教学历来强调“文以载道”,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