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卷)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34题,约6480字。答案是扫描的。 -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2.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方式不尽相同。其中,在农民战争基础上创建的王朝是
 A.秦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3.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4.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5.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6.“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上述诗句反映了一位将领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安定的抱负。与此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靖难之役 B.雅克萨之战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
 7.“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8.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图1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B.真实的景象
 C.多彩的生活
 D.繁盛的社会
 9.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