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两极”》说课稿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560字。 《挑战“两极”》说课稿
郑志杰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当今世界的主流之一是发展。稳定、开放、联合,全球协作及科技是发展的动力所在。《挑战“两极”》是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13课,它主要讲述了二战中西欧诸国和日本的经济都遭到严重破坏的背景下,在二战后通过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美苏两极格局下迅速崛起,成为当今世界“一超多极”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两个重要“极点“的史实。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2、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了解欧盟形成过程,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重大意义;知道欧盟的地理范围,提高识图能力;简述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因素及主要表现,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对我果的借鉴意义,增强”以史为鉴“意识。(依据:“课标”要求“知道欧盟;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主要史实”以及“学以致用”的要求。)
⑵过程与方法:能力归纳法、识图法,直观地表现历史基础知识。依中考要求,对于教材内外的资料进行对角度认识,结实历史事件,进一步提高史料的归纳能力,对比能力,来提高学生对开卷考的应试能力。(依据:泉州市中考《历史考试说明》“能够识读历史图表”,“能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识,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人。社会制度不同并不意味敌视和隔阂,我们应解放思想,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并把“发展”当作重心。(依据:历史课标“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多样性”和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三个面向”。)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盟形成的过程;日本推动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的因素,以及日本快速崛起对我国的借鉴作用。(依据:课标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难点:新的力量中心形成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依据: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感性为主并逐步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对这个问题学生难以理解,难度较大。)
4、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引入时事,深化教材,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在题目和解题的开放性。
二、说学法
1、学情分析:
尽管初三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对世界史,尤其是经济史方面比较陌生。我校虽地处新塘街道,农村学生状况依然存在,对知识的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临考前这种信息量大的知识迁移能力,更需要教师的引导。这样才能做到既不误课,又为总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