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5390字。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教案
课标要求: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康有为,梁启超变法思想的内容及发展过程分析其特点、影响。
2 孙中山变法思想的内容及发展过程分析其特点、影响。
3.对比三人思想的异与同。
二)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和总结;比较孙中山民主思想和康有为民主思想的不同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民主思想相对于封建思想而言是巨大进步。追求民主是永恒的主题。
教学重点: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比较。
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结合学生讨论
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课时设计: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 :复习:《神学政治论》、《政府论》、《社会契约论》的作者分别是谁?说出他们的思想的共性是什么?说出他们代表性的思想贡献分别是?
课件展示: 《新学伪经考》, 《三民主义》
思考:以上著作的作者是谁?上述著作中提出了什么思想?对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什么作用?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主要是考辩长期以来为人们笃信不疑的“古文经”均系伪造,对于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根基具有很大的冲击,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作思想准备。
孙中山;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提出推翻满清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定低价,平均地权。在该思想的指导下,资产阶级举行了一系列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课件展示:康有为: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曾先后七次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维新,以挽救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领导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等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运动。反对慈禧太后的独裁专政和卖国行径,主张由光绪亲政,实行西方式的君主立宪制,反对用暴力革命。辛亥革命后,成为保皇党领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信奉孔子。1917年,伙同张勋发动复辟,被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武力镇压后失败。他的理想和政治主张主要在他撰写的《大同书》中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