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130字。 《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教案
【三维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谈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政协协议;国民党践踏政协协议 重庆谈判的背景及意义;政协会议的意义 通过史实认识国民党破坏民主运动的实质是为了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建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理解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历史意义。 搜集资料
合作探究
情景再现
角色扮演 认识人民群众是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真正代表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尽一切努力争取民主;体验、感悟李公朴、闻一多等民主人士为争取民主而奔走呼号、光荣献身的精神,树立民主观念;理解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性、复杂性、艰巨性。
国民党的“制宪”和人民民主运动 国民大会与《中华民国宪法》;“一二•一”血案;下关惨案;“李闻惨案”;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的实质;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历史意义。
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民主党派之争主张的转变;国民党对民主党派的迫害;民主党派同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民主党派在民主运动中的作用
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 推翻国民党独裁政府;中国人民之争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新中国的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共同纲领》
难点: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在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为实现政治民主和和平建国而与国民党独裁统治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最终赢得了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史实。这些史实充分说明抗战胜利后的人民民主运动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表明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共产党才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尽一切努力争取和平与民主。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展示李公朴、闻一多像,指出抗战胜利以后他们为代表的无数仁人志士为追求民主而不懈奋斗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以此导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