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
- 资源简介:
约1870字。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
长阳民高憨人
在高中开设选修课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大规模设置选修课在中国教育史上,可以说是空前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实施建议》要求,“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差别”。然而,部分教师依然穿新鞋走老路,走进了新课改的误区。下面就选修课的教学谈谈体会和看法。
一.教学目标,注重基础性与选择性
新课程区分了必修和选修,有的老师就以为必修课注重给学生打下“共同基础”,选修课注重“多样选择”,主要是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服务的,选修课就不需要重视基础了,其实,这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
“基础性”应该是贯穿到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的,高中仍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阶段,仍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因此这两册选修课不是孤立的外国小说欣赏或语言文字教学,教师应有意识地随时联系必修课所学内容。必修课里的外国小说和语言文字的学习可视为给选修课作铺垫、开个头,所习得的方法、能力、习惯、兴趣等应该保留并迁移至选修课中来,并更加有所发挥、发展。选修课的教学设计,也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
提高学生共同基础的同时,更强调选择性,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应重点突出“选”字,“选”就是有所选择,根据师生的实际需求大胆取舍,不必照本宣科,尊重和突出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学习愿望,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注意构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培养他们有特色的学业素养和人格特征,使之获取多样化的成功。因此在教学中,首要因素是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尊重其学习需求,准其在自己学习探究的领域、角度上有所侧重,尽量使学生各取所需,同时也要使其各尽所能。
二.教学内容,体现选择性与个性化
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与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二是学生。
教师可根据需要去统一组织学习,不能完全像必修那样去作课课精讲、面面俱到的处理。选修课应体现为“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选修《<论语>选读》,教师可根据需要,先制定一个总体框架原则,如文本研读、问题探究、活动体验。在每个框架下再设置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