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深入思考生活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我思故我在”——深入思考生活
南大附中 陈婧
训练重点
1、培养思考生活的意识和习惯。
2、掌握思考生活的基本方法。
3、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一、导语。
我们活着,不仅要思考,更要智慧的思考。做一个生活中的智者。
人类的未来非常不妙。史帝芬·霍金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就是一个:他经常望着漫天的星星发呆,终于有一次他在看星星的时候掉进了沟里。他的女佣人嘲笑他,说他地上的事情都搞不清楚,还想知道天上的事情。“地上的事情都搞不清楚,这不就是呆么。
古印度的乔达摩王子生活在华美的王宫中,每天看到的都是美女和美好的事物。有一天他走出了宫门,终于看到了生老病死,小王子一下子失落了,心中那些十全十美的东西忽然荡然无存,于是他弃家出走,隐居丛林,他就是后来的佛陀。 他最后又找回了一个“十全十美的东西”,那就是“无”:一切都从“无”中来,又到“无”中去;那就是“因缘”:宇宙循环,生死轮回……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华兹渥斯说:“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唐代著名禅僧慧海不远万里找到马祖禅师,向马祖求佛法。马祖对他说:“自家的宝藏不顾,离家乱走干什么!我这里什么都没有,求什么佛法?”慧海当即大悟。
陀斯妥也夫斯基说:“如果上帝不存在,什么事情都将是允许的。”
“在圆圈中开端和结尾是同一的。”——赫拉克利特的这句话,让我终于明白了西绪弗斯故事的寓意:西绪弗斯被宙斯惩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可是,下山的西绪弗斯却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伐,一脸无忧无虑的神情。哦,他是为刚刚逮住了一只漂亮的蝴蝶而高兴。他是在蔑视命运?还是在咀嚼细节?或者是在心中发现了一个“十全十美的圆圈”?
亚力山大大帝在征战中,有一座城池久攻不下。原来城门上有一个结,只有解开这个结的人才能打开城门,可谁也解不开这个结。后来亚力山大抽出宝剑,斩断了这个结,城门于是被攻破。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让我们从自己开始,从自己身上去寻找自己,去寻找上帝。笛卡尔“思前之我”与“思后之我”因此有了跳跃式的区别,他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
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是黑格尔的一句名言,有一点大智慧的味道。
我们的精神生活要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开始,而我们的现实生活要从黑格尔(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开始。
一位外国作家说得好:“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帮助你通向新的境界。”深入思考生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间接、概括的认识。说它是间接的认识,是说它是人通过某种事物作为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如昨天还看到一座院子整整齐齐,今日则只剩焦门烂墙、断壁残垣,我们便知道这里失过火。“失过火”这个事实不是直接看到的,而是通过眼前的现象作为媒介经过思维间接反映的。说它是概括的认识,是说它反映的不是个别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反映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写作就是要把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感受,通过深入思考,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文章闪耀出思辨的光辉。
感受来自于生活,感受更来自于对生活的思考。平日,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同学到一个地方总能发现好多新鲜的事物,总能得到很多启发,谈起生活感受来滔滔不绝,条分缕析,很有见解;但有的同学,外界对他好像没有什么刺激,即使发现一点什么,也只是对现象的描述,说不出所以然来,要他谈感受,不是干巴巴的几句,就是不着边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他没有养成深入思考生活的习惯,对外界的一切熟视无睹,睹而无思,无思则惘,惘则无获,无获则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感受。
有了思考生活的意识和习惯,还要掌握思考生活的基本方法。思考生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落实在写作上,没有深刻的思考就不可能有深刻的文字表达,但是要将深刻的思考转化为语言文字,这里也还有—段距离。需要我们在构思、表达技巧、语言流畅、生动准确等方面作反复练习。
一是多向思维方式。
事物往往是多侧面存在的,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纵横交错的,决不是线性的,因此,我们的思维方式也应该是多向性的、立体的,要多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思考,就可以避免认识雷同的通病。对待生活,我们应该从前后左右、上下内外、正反纵横去观察、审视、思考,就会有许多新发现,就能从各个不同侧面去立意和写作。当你看到一种生活现象或一则材料后,大脑要呈开放状态,作不定向的自由联想,把凡是与材料有点关系的东西都想出来。
1.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从以下几个不同角度所提炼的观点都是成立的:
①纳谏需要胆识和气度(从齐王悬赏纳谏的角度)。②人贵有自知之明(从邹忌窥镜的角度)。③推己知彼,提意见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从邹忌讽谏的角度)。④对讨好恭维的言辞必须警惕(从妻妾客美邹忌的角度)。
2.譬如看到一头牛,就可随意联想,列出下列观点:①从牛昂首奋蹄的形象,可联想到人也应该像牛一样充满活力。②从牛的“犟”劲可联想到做人应当谦虚。③从牛的“反刍”可联想到学习也应该温故而知新。④从牛奶可联想到“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的奉献精神。⑤从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可联想到做人应当谦虚,以及“庖丁解牛”“戴嵩画牛”等典故和“牧童归来横牛背”“初生牛犊不怕虎”等诗句俗语之类。
二是求异思维方式。
写作本来就是创新,如何去创这个“新”呢?无非就是对人们习惯的看法作适度的偏移。大家都从这个侧面看,你只要稍稍偏一点方向就可能有了新的看法。对宋代杨万里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般人只看到“平凡的景物中充满了生机”。但有一位作者却从别的角度看出了无穷的韵味:“从荷叶角度看,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余韵;从蜻蜓角度看,又有求新求美、反应敏锐、如饥似渴的内涵。”令人感到十分新奇。
香港的李天命博士指出,思考方法约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涉及批判思考,即判断是非对错的思考;另一类涉及创意思考,即提出新意念的时候所进行的思考。批判思考是基本的,创意思考是次一步的事。善思首要掌握的是基本思考方法,即“批判思考”的方法。其方法的关键要点,最重要的莫过于懂得恰当提出“是什么意思”和“有什么根据”这两个问题。要判别一个言论,一个生活现象的是非对错,首先必须知道那言论、那现象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弄清有什么根据。养成问这两个问题的思维习惯,也就是培养起一种“批判思考的警觉性”,这可以说是学习基本思考方法的最重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