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类话题作文写作指导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哲理类话题作文写作导引
【小 引】
哲理类话题寓含有很强的思辨性,考生审题时必须把话题的哲理内涵,即对生活规律的认识提炼出来,再进行生发表述。无论你用什么文体写作,都应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对哲理的领悟。从思维方式来看,哲理类话题要求考生能用对立统一的观念看待生活,用事物的运动、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去分析问题,辩证地体悟到生存的大义、事物的规律。同时,切忌把作文视为哲学常识答卷,无论是价值观还是方法论,都必须寓含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之中,而不能用那些辩证法的术语名词给文章贴标签。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郑国有一个人在一棵树下避暑,他随着阳光变化和树影移动,挪动自己的席子,以此来纳凉。等到黄昏时,他又把席子挪到树下。月亮出来了,他又按照月光和树影的移动,挪动席子来避免露水淋湿衣服。结果衣服越来越湿……
郑人用“纳凉”的办法“防露”历来被当成笑柄。其实生活当中,与郑人思维方式相同的人并不少见,当然也有许多人的做法正好与之相反。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哪些与“变”相关的人和事,你是怎样认识“变”的,请以“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提示】
“变”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哲理型话题,其基本意思是“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思维品质和生活经验不同的考生可以分别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思考这一命题。
一、 哲理型思路:客观环境变了,郑人的主观意识和行动却不能随之变化,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淋湿衣服”是必然的。寓言本身的寓意在于提醒人们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的更新思想观念,推进事业的发展。写作时从哲学的角度切入,文章会显得深刻,富有思想的张力。
二、生活型思路:写一个人的变化,可以写由“好”变“坏”,也可以写由“坏”变“好”,要揭示出这种变化的“根源”,给读者有益的启发;或者从一个小的视角写社会生活的变化,可以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