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2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0/8 17:08:0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910字。

  《咬文嚼字》教案
  授课者:郭少君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评价课文观点,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3.培养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精练相吻合”的谨严精神。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例一: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例二:此君肚子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例三: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提问:这三个句子中的咬文嚼字含义是否相同?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不同。例一:过分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例二:形容卖弄才情。例三: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均为贬义词。
  通过三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咬文嚼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是个贬义词。而在今天我们要学的文章中,作者朱光潜先生却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即“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清代,桐城出了以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文章特点在于“雅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家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
  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也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自由品读(此环节教师不多做点评,以免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
  材料一:
  你是没骨气的文人!
  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咬文嚼字:比较这组句子中的上下两句,说说在用字上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区别?
  材料二: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咬文嚼字:这三则材料讲的都是李广射虎的故事,但第一则里面有多个“石”字,另外两则里面都只有一个“石”字,你认为哪个写的好?为什么?
  材料三:
  贾岛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韩愈(修改)诗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中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