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语文素质提高的诸多因素
- 资源简介:
约3260个字。
影响学生语文素质提高的诸多因素
(文\ 刘文鹏)
陕西省渭南市下吉中学刘建吉(改编)
数学家苏步青先生发现在上海复旦大学招收的数学拔尖生,在重点培养过程中慢慢落后,有的甚至要补考。他了解后才知道,他们平时爱好数学,中学时单科突进,很不重视语文学习,理解表达能力都很差。针对这种情况,他说:“欲考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若语文成绩不及格,数学成绩再好也不能录取。”这句话说明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语文是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非学好语文不可,这是众所周知的,谁也不会怀疑。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缓慢。是什么原因影响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呢?
首先是语文知识的广泛性、复杂性。它包罗万象,无时不有,无处不有,无事不有。尤其是汉语,汉字数目之多,汉字音、形、意之繁、词汇句式之复杂,文章体裁之多变。加之中华民族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辉煌灿烂,使汉语灵活、发达、生动、形象。这是任何一个民族语言所无法比拟的。
历史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汉语中一些失去生命力的词句被淘汰,许多新的词句又相继产生,外国极少数民族的先进文化被吸收,使汉语更生动、准确、形象。汉语知识有着广泛性、复杂性的特点,这使人难以完全掌握,没有人敢说自己已精通汉语,难怪外国人常说汉语难学。
我们只有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此到彼,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才能指导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和骄傲,需要的到应该是城市和谦虚的态度。
其二,教学评估,不能准确反映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当前学生语文素质的评估模式主要是教学质量检测,而试题一般由四大模块组成: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除积累和运用中的汉字音、形、义选择,古诗文及文学常识填空等客观题外,其余大多是主观题,答案非常灵活,一般是意思答对即可。这个方法的确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但阅卷老师很难把握分寸,一般只按所给答案阅卷,符合参考答案的,赋满分,不符合参考答案的,就扣分,作文阅卷更是如此。一般是走马观花浏览一遍,甚至只看开头和结尾,或者只看字数是否达到要求,书写是否认真、工整,则凭主观臆断赋分,岂能准确?无论是综合性学习,还是阅读、写作等,凡属主观性试题,只要写就赋分,评卷结果是高分不高、低分不低。分值悬殊不大。故常言道:“语文无满分,也无零分。”阅卷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阅卷老师对主观题答案,学生错误所在,只打个对号,错号或半错半对,作文只赋一个分,没有指出错别字、病句及结构、层次、逻辑等方面问题,更不敢对学生的独特见解予以大胆肯定。这样的评估,使不努力学习的学生产生了侥幸的心理,从而更加放松学习,而刻苦努力、善于思考的学生看不到自己因付出而得到的回报,学习积极性从此受到挫折,于是发出感叹,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