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探索ppt
- 资源简介:
共21张。有教案,约5960个字。
新课标下文言文教学的
几点思考与探索
姑溪初中吴克富
一、文言文教学的困惑
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许多语文老师在教文言文时常会感叹,文言文难教,学生厌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往往是逐字逐句串讲;学生则忙于记词义、记译文。真所谓“字字落实,句句清楚”,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被支解得支离破碎。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正陷入了文言文教学的误区。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一:
选材上,新课程的文言文课文明显比老教材加深加难,而且量也明显增多。这就不利于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和掌握,结果,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有教师甚至困惑:新课程改革到底是精英教育还是面向全体?落后生到底如何引导,特别是在合作小组讨论的时候。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教师很难在一堂课上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二:
对于字、词、句的把握,我们究竟应该把握到一个什么度。
传统的文言文教法,老师可能因为应试,往往都要具体到词的意义、用法、也就是说词法、句法讲解相当到位。比如传统教法,开始上文言文时我们可能会把初中阶段涉及到的词法、句法很详细地罗列给学生。
词法: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名做动、动做名、形做动、名做状、形的意动用法、形的使动用法)、古今异义
句法: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倒置句
还有重点虚词如“之”、“而”、“其”、“然”、“以”等也会加以归纳整理。而新课标下,一部分老师可能就反其道而行之,对这些重要的实词、虚词或句法特点很疏忽地点到为止,或者甚至是一笔带过。而且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了解无底,无法监控。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三:
新课程大量的古诗文都需要背诵,(这从我们语文老师角度来说是相当欢迎,也是求之不得的。但实际情况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学生(特别是初三学生)他们要应付大量的习题,他们哪有时间来完成语文的大量背诵?面对这大题量的背诵,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指导学生背诵、巩固。古诗可能还好把握,只要是常见的、常用的名句。那么文章呢?有些文章篇幅相当长,而且又极难理解,是不是都需背诵呢?(新课标说背诵优秀诗文80篇),象《醉翁听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等等这写经典名篇不背真的可惜。而背的话,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
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四:
文本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到底该挖掘到哪个度?挖掘到如何深度才算达到新课程要求?许多老师也觉得很难把握。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可以说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就是:它新增了这类古今结合的,富有生命力的运用题。我们当然尤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