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200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 中 中 考 模 拟 题 ( 一 )
一、语 言 应 用 和 表 达(40分)
(一)语言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雄浑(hūn) 采撷 ( xié ) 螳臂当(dàng)车 乳臭(chòu)未干
B.殷(yān )红 皈(guī)依 不屈不挠( ráo ) 孜孜(zī)不倦
C.解剖 (pō ) 皎(jiǎo )洁 锲( qì) 而不舍 如法炮(páo)制
D.蛮横(hèng) 对峙(zhì) 相形见绌(chù) 面面相觑 ( qù )
2、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卑恭屈膝 淋漓尽致 好高务远 礼尚往来
B.草菅人命 耳提面命 委曲求全 旁征博引
C.随声附合 釜底抽薪 含辛如苦 理屈词穷
D.谈笑风声 仗义直言 世外桃源 寻根就底
3、对歇后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城隍庙搬家——神出鬼没
B、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
C、熊瞎子学绣花——装模作样
D、小毛驴套大车——力所能及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在平时作文时,常常文不加点,敷衍了事,因此写作水平提高不快。
B.某建筑公司以其良好的信誉著称,常常染指国家的重大工程。
C.他的作文无论在立意还是在语言方面,都难以望其项背,大家非常羡慕。
D.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
5、选出最能巧妙体现“踏花归去马蹄香”诗意的一项( )(3分)
A、夕阳西下,在两侧遍布桃花的小径上,一人牵马缓缓地走着,一朵花瓣落在马蹄上。
B、一行人骑马行进在桃李林边,路上落英缤纷。
C、夕阳照耀下的原野上,一行人马踏着烂漫的山花自由自在地缓步走着,远处传来阵阵短笛声。
D、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的原野上,一行人骑马小驰,身后有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飞。
(二)语言表达(10分)
6、根据下面的文字,给“数学语言学”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不超过50字)(3分)
把数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差别悬殊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强有力的纽带,是语言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前者实现了语言符号的远距离传输和转换,后者则用数字化的快速运算来处理非数字符号——语言。20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要求,使数学的领域空前扩展了。它们都扩展到以符号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因而就发现了共同的边界,并且被彼此渗透,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数学语言学应运而生了。
“数学语言学”就是 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7、王教授快要退休了,但依然两袖清风。他的学生前去看望他,经过长时间的促膝谈心,临走时这两个学生决定用“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愿和对老师崇高品质的赞美。同学甲在提笔书写时把“出”误写为“入”了,结果成了“入淤泥而不染”。王教授看后,翘起大拇指赞叹。亲爱的同学们试想一下:王教授为什么会翘起大拇指赞叹?请简要分析。(3分)
8、仔细揣摩画横线的句子,仿写出相应的两个句子填在横线上。(4分)
其实人生也如四季,天真烂漫的童年是人生的春天, ,
,蹒跚佝偻的老人是人生的冬天。逝者如斯,青春不再,躯体的老化是自然规律;但只要保持心灵的春天,生命将永远年轻。
(三)古诗文积累赏析(15分)
9、古诗文默写(10分)
①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阐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语》中与“见贤思齐(看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这句话的意思相对应的语句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③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中刻画最生动活泼画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崔颢《黄鹤楼》中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李白《行路难》中运用细节描写抒发内心悲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10.古诗词赏析(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①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这首词侧重从行动描写、心态描写来塑造思妇形象,即词人自我形象。
B、泛舟、登楼这两件事,真实地表现了词人思夫之情。
C、词人以“花自飘零水自流”来烘托自己的内心世界,揭示出夫妻间微妙而真挚的感情。
D、词人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了“闲愁”是很难消除的,令人感动。
②李清照写“愁”的名句非常多,可谓字字珠玑。你觉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两句
的精妙之处何在? (3分)
二、文 言 文 阅 读( 15分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
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
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