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期终考试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6分)<br>
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br>
A. 园子有碧绿的菜畦(qí),紫红的桑葚。<br>
B. 阴霾(lí)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br>
C. 古代动物走过的脚印和天旱时候泥土龟(jūn)裂的形象也在石头上留下了痕迹。<br>
D. 他就必定很狡黠(xiá),才能掩饰他的无知。<br>
2.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2分)<br>
A.魁梧 无精打彩 循序渐进<br>
B.妨碍 抑扬顿挫 大事渲染<br>
C.停滞 穿流不息 相题并论<br>
D.贫瘠 辨伪去妄 杳无消息<br>
3.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2分)<br>
开展广阔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更是 的,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往往觉得没什么可写,这就是缺乏课外阅读的表现,如果多看些书,这些都 。<br>
A. 获益匪浅 浑然一体 水到渠成<br>
B. 获益匪浅 相辅相成 迎刃而解<br>
C. 豁然开朗 相辅相成 水到渠成<br>
D. 豁然开朗 浑然一体 迎刃而解<br>
<br>
二、(45分)<br>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br>
[一](23分)<br>
父亲的茶<br>
父亲的故事是讲不完的。每当我想叙说的时候,总是泪眼婆娑,脆弱的心似乎经受不住感情潮水的激荡。<br>
父亲一生坎坷,经历过许多伤心的事情。不幸养成了他豁达的性格。当爹当娘的体会,又使他遇事常为别人着想。邻居待客借碗他连锅都给,对儿孙们的体恤,更是无微不至,倾其所有。而他自己却极其节俭,舍不得吃穿,更不动烟酒,唯一爱好就是喝几口茶水。<br>
我们小的时候,家境不好,父亲买不起好的茶叶,喝的是一些茶叶末儿,每斤一块钱左右。而一斤茶叶,父亲最少要喝半年,每次喝茶,总是先泡后熬,能把茶叶煮熟,茶虽淡而无味,父亲喝起来却很香甜。我想,这哪叫品茶,这叫给水染色。<br>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陕南安康,而陕青的产地就在紫阳。每年新茶下来,我都要买些分送外地的朋友。当然,首先想到的是父亲。可每次送茶回家,看的却是父亲的脸色。他讲:“毛尖茶味淡没劲,我不爱喝。”挺生气的样子。他只要喝三五元钱买的大叶茶。后来,我才明白,父亲是怕我花钱,因为每次留下的茶叶,父亲自己舍不得喝,只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或者他的老朋友来了,他才泡上一杯,请人家品尝。结果新茶变成了陈茶。有的甚至发了霉,他自己还是舍不得喝。多少年过去了,家境好转,父亲有了许多茶叶:有江苏的碧螺春、湖南的湘尖、云南的沱茶和银川的三泡台,甚至还有孙子出国给爷爷带回的日本茶叶,这些却都成了他的展品,用来在邻里面前炫耀儿孙们的孝敬。我想,许多茶他一生恐怕都不知道味道,他只喝他的大叶茶。<br>
父亲活了85岁。到了晚年,他患上了老年病症,眼前的事情转眼就忘,过去的事情却记得清清楚楚。神智不清的时候,总是用包背起儿孙们孝敬的茶叶说是要给别人开茶话会,谁也拦不住的。一段时间竟成了笑话,让乡邻们传说。<br>
春节前夕,父亲讲县上要开茶话会,请他参加。其实根本没有的事情。家里人稍不留神,父亲就走失了。一家人急得都要疯了。兄嫂和叔伯邻里找遍了县城周围的村村镇镇、沟沟坎坎,我和妻子走遍了大街小巷,总算找到他了。见到父亲,我非常心酸,老人一脸灰土,满身泥泞,不知受了多大的罪,嘴唇都干得发裂。也许是见到了我们,父亲非常高兴。吃过饭休息了一阵,他就要领孙女上街。走了一段路,女儿见父亲的嘴在不停地嚅动,就好奇地问:“爷爷你在吃什么?”父亲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地笑了笑。又走了一阵,父亲毕竟年迈体弱,体力不支,说他要休息。在路旁刚一坐下,父亲又从口袋里掏出什么喂进了嘴里。这时女儿一直盯着爷爷,等他再要掏的时候,女儿抓住父亲的胳膊,掰开父亲的手掌一看,吃惊地喊道:“爷爷你怎么在吃茶叶?刚才妈妈倒的茶水你都不喝,为啥你要干吃茶叶?”父亲摸着孙女的头深情地说:“爷爷老了,水喝多了,要上厕所,省城太大,又不好找,耽误时间怕你玩不开心,我嚼点茶叶也能提精神。”听着父亲的话,妻子的眼圈红了,女儿哭了,我的泪水也夺眶而出。我在心里呼喊:“父亲,我们情愿受你的拖累……”<br>
清明节前,新茶快要下来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安葬老人的时候,女儿一定要给爷爷带去许多茶叶,侄女也给爷爷带去了上好的茶具。父亲入葬的时候,天下起了小雨,遍地的油菜花开得正黄。(摘自《语文学习》2002年第5期,谭宗林/文,有改动)<br>
4.“父亲的故事是讲不完的”,本文主要写了有关父亲的哪几件事?(3分)<br>
5.“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陕南安康,而陕青的产地就在紫阳。每年新茶下来,我都要买些分送外地的朋友。当然,首先想到的是父亲。可每次送茶回家,看的却是父亲的脸色。他讲:‘毛尖茶味淡没劲,我不爱喝。’挺生气的样子。”这里,作者对父亲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其作用是什么?(4分)<br>
6.本文中的父亲舍不得喝儿子孝敬的好茶叶,结果新茶变成了陈茶,有的甚至发了霉,他自己还是舍不得喝。你怎样理解这一情节?(5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