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放”与“收”
- 资源简介:
约3410个字。
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放”与“收”
涟水县第四中学朱晓波
【摘要】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者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却经常出现一“放”就乱、一“放”就难收的尴尬局面;教者在发挥主导作用时,平等对话又会演变成“一言堂”,课堂气氛沉闷不堪,一“收”就“死”。笔者认为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有:教者在什么情况下该大胆的“放”拿捏不准;教者对学生的“放”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教者在什么情况下该适度的“收”拿捏不准。
【关键词】中学阅读教学放收自主学习主体地位主导作用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每一位参与课程改革的老师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神,都有了深刻的体会,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能尽可能的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老师却遇到了新的困惑: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却经常出现一放就乱、一放就难收的尴尬局面;老师在发挥主导作用时,又常常想面面俱到,于是一讲起来就没完没了,不知不觉中平等对话就演变成了“一言堂”,课堂气氛沉闷不堪,导致一收就“死”。
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至少是有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教者在什么情况下该大胆的“放”拿捏不准;二是教者对学生的“放”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三是教者在什么情况下该适度的“收”拿捏不准。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尽管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主体地位,教师应以一种对话者的身份出现。因为从阅读角度说,阅读是体验和思考别人已经体验过的经验和已经思考过的问题,也是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是一种心灵的探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有个“放”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主阅读体验的过程。
以笔者听过的一节阅读教学课《记承天寺夜游》为例,教者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