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教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9570字。
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 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总体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份。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简单知识以及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方法。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2)掌握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重要用途。
(3)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法,并了解其工业制法。
(4)初步认识两种常见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对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现象有所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联系实际和观察思考,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和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有清醒的认识。在学习化学知识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环保意识。
(2)积极参与有关的科学探究和化学实验活动,识别并会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规范自己的一些实验操作行为。
学习目标
1.空气的成分以及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或说: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
3.混合物的特点:各成分只是简单混合在一起,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混合物中各成分仍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
4.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5.纯净物的特点:纯净物中只含一种微粒。
6.要研究某物质的性质只能取该物质的纯净物,而不能取含该物质的混合物。
7.氮气:氮元素是生命的基础,是植物的重要养料。豆科植物能通过根瘤菌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的含氮物质。另外,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很稳定,常被用作保护气
8.稀有气体:一般情况下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能和一些物质发生反应。稀有气体可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9.空气的污染: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有:可吸入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造成这些污染物的污染源主要有:农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等。
10.防治空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检测空气质量;研制和开发洁净能源;采用化学等方法处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在汽车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与疑点
1.重点: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难点: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分析。
3.疑点:“惰性气体”是否表示它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做探究空气中氧气的成分时,能否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
教材解读
探究空气的成分
空气中含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氮气(N2) 78%
氧气(O2)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CO2)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因为要测氧气的体积分数要通过密闭容器中压强的减小,要压强减小,可燃物燃烧时就不能产生新的气体,针对不同的可燃物燃烧时的产物不同,被选择的可燃物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能在空气中燃烧(2)燃烧后不产生气体。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常见物就是磷。要想实验得出的结论与实际一致,必须保证磷足够,还要装置不漏气,其次还要等实验完全冷却后在读取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
氮气
氮气的化学式N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氙气等。
氦气化学式He;氖气化学式Ne;氩气化学式Ar。 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氮气常被用作保护气,但氮气在高温下也能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在高温下和氢气反应生成氨气(NH3)还可进一步制成各种化肥,为植物提供氮元素。
稀有气体常温下性质很稳定,曾被称为“惰性气体”,但并非它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把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通电时会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可做霓虹灯。验电笔中充的就是氖气。另外氦气还可代替氢气充氦气球,而避免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