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必须关注三个“度”
- 资源简介:
约5110字。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必须关注三个“度”
作者:靳贺良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立意的正误高下,决定了为文的成败得失。若要成功闯关,必须关注三个“度”。
一、把握立意的尺度
尺度,即标准。衡量一篇文章是否切题、合题,总要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往往由以下几点“约定俗成”:一是文章的立意是否与题旨合拍。若是材料作文,要看是否能符合所供材料的主要寓意;若是话题作文,要看是否能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准确界定话题的外延,行文是否圈在话题的范围之内;若是命题作文,要看是否能切中题眼,是否能在悟准所给标题(词语、短语或句子)的或实或虚或显或隐等多重含义的基础上,择其要点合情合理地演绎。二是要看立意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是否有着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否有着健康的情感态度。三是要看文章的立意是否有着确定性,即主旨是鲜明的,至少是明确的,而非枝枝蔓蔓甚至飘忽不定的。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绷紧尺度这根弦,机敏地悟透命题者的微妙意图,捕捉命题的隐性指向,使立意必在话题或标题或材料寓意的有效价值的范围之内,务必做到不偷换,不转移,不超框,不打擦边球,不大而化之。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老大娘不慎摔倒,后脑勺摔出了血,许多人从她身边绕过。一位出租车司机把老大娘扶了起来。路人劝他不要多事:如果被赖上就麻烦了。
一个老母亲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开口就问:“有事吗?”母亲反问:“没有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吗?你不打过来,因为你忙,我打电话给你就一定要因为有事吗?”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可以就两则材料来写,也可以就一则材料来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这两则材料,从思想内涵上看是比较接近的。第一则材料可以引出的立意范畴是关爱、信任、社会责任、真诚等;第二则材料引出的立意范畴是母爱、感恩、理解、回报、孝心、沟通等。两则材料结合起来,其立意范畴可以是关爱、理解、责任、沟通、拉近心距等。能符合上述立意范畴中的任一角度,则视为符合题意。作文时,有的同学却未能全面审视材料,未能参透材料的寓意,竟着眼于文明、人性、和谐、选择、美与丑、苦难与幸福、物质与精神、诚信的重要性、团结就是力量等范畴去立意作文,这无疑是陷入了曲解题意、立意偏颇、大而空洞等失误的陷阱。
再看一道命题作文:请以“你听,多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的关键词是“听”“美”二字。“听”应引出文章要表达的对象,文章应抒写对所听对象的由衷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