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教案
- 资源简介:
约4510字。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2.使学生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3.学生能认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组对比实验,使学生在不断对比中获得新知识,感受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价值;
2.通过讨论交流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良好的团队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催化剂更优化的选择,培养学生低碳环保的高贵品质;
2.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合理、科学地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实验领悟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因素。
教学器材: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试管、烧杯、
集气瓶、镊子、火柴等。
药品:6%的双氧水、15%的双氧水、二氧化锰、氧化铜、新鲜土豆等。
教学过程:
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 【提问】
1.自然界中氧气是如何产生的?
2.工业上是如何制备大量的氧气?
3.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回答】
1.光合作用;
2.分离液态空气法;
对重要知识的回顾,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重要知识点,还可以为本课的学习作好知识准备。
过渡 【设疑】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经常遇到如下问题:
①很多的高锰酸钾只能制取很少量的氧气;
②当产生氧气不够时,不能随时添加高锰酸钾;
③操作比较烦琐,试管容易破裂; 【聆听】把学生的思绪带回到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情景中,反思实验中成功的方面以及不足之处。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很好巩固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重要实
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④剩余物很难处理,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验。
新课引入 【提问】那么在实验室中还有没有更加简单方便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呢? 【交流】将课前搜索的资料取出,四人一组,交流讨论。 使学生感受到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是可以多样化的。
导入新课 【板书】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
一、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
1.药品:6%的双氧水、二氧化锰
【讨论】应该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呢? 【阅读】书本37页
【讨论】四人一组,交流讨论,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以及操作步骤。 使学生对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制取的步骤有更深刻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