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二中2011届高三年元旦测试卷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14题,约9170字。
福建省东山二中2011届高三年元旦测试卷
语文试题
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1)携飞仙以遨游, 。(《赤壁赋》)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蜀道难》)
(3)伏清白以死直兮, 。(《离骚》)
(4) ,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6)吾尝终日而思矣, 。 (《劝学》)
(7)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阿》)
(8)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9)既见复关, 。(《氓》)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
太学生何蕃传
韩 愈
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①,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②,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迭纪。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
蕃,淮南人,父母具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其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谕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不果留。
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或者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欧阳詹生曰:“朱泚之乱③,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六官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
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使其无传焉。
注:①助教、博士:太学教师;②司业、祭酒:太学官员;③朱泚之乱:唐德宗建中四年,泾原军朱泚反唐。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 齿:交谈
B.以之升于礼部 升:上报
C.于是太学阙祭酒 阙:空缺
D.施者不遐也 遐:远
2.下列几组句子,分别表现了何蕃孝和勇的一组是(3分)( )
①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 ②初入太学,岁率一归
③阂亲之老不自克 ④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
⑤蕃之力不任其体⑥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何蕃求学王十多年,刻苦自励.每年参加进士考试。他毫不气馁的精神感动了太学生们,太学生纷纷写文章向朝廷推荐他。
B.了解何蕃情况的公卿大夫虽多,但因不是礼部官员,爱莫能助。而何蕃又与一些礼部官员不合,故不被录用。
C.何蕃是个孝子,决定回家奉养父母。太学生们想方设法阻拦他,向司业阳城求助。结果因阳、城外调,事情没有成功。
D.何蕃才德俱佳,却像卑下的湖沼一样难以施展才华,作者对此深表惋惜,向时借本文对埋没人才的社会现状给予了披露。
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
翻译:
②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
翻译:
三、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6分)
小园
【清】黎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寒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