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二中2010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阶段测试全解全析数学试题(文)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4小题,约6120字。
辽宁沈阳二中2010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阶段测试全解全析
数学(文)试题
说明:
1.测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第Ⅰ卷(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已知全集U=R,集合,则集合等于 (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求出集合,再根据补集的含义求解;或者直接根据补集的含义转化为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不等式等价于且,故这个不等式的解是其补集是;或者集合的补集是或者不等式的解集。
【考点】集合。
【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解与补集的概念。本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忽视了不等式转化的等价性,即忽视了条件。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对不等式进行的转化要求保证转换前后同解。
2.已知复数,则它的共轭复数等于(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法则求出复数,再根据共轭复数的概念求其共轭复数。
【解析】,故其共轭复数是。
【考点】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点评】复数的考查重点就是复数的有关概念、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意义。本题中计算要注意虚数单位的性质。
3.右面框图表示的程序所输出的结果是 ( )
A. B. C. D.
【答案】A
【分析】逐次按照程序进行计算。
【解析】第一次计算是,第二次计算是,再进行第三次计算,结果是,结束循环。
【考点】算法。
【点评】这类计算输出结果的试题,只要按照程序进行计算即可,但要注意输入的初始值和循环结论的判断条件。
4.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若 ,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B。
【分析】根据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推断。
【解析】当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外一条也垂直这个平面,故选项B中的结论正确。
【考点】空间点、线、面位置关系。
【点评】这类试题一般要结合一些空间图形、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进行推证。
5.已知数列满足,则的值是 ( )
A.-5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数列满足足且可以确定数列是公比等于的等比数列,在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把通过求出的值。
【解析】由,得,所以数列是公比等于的等比数列,,所以。
【考点】数列。
【点评】等比数列中有关系式,其中为公比,这个关系式可以看作推广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当时就是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6.若函数的最小正 周期为1,则它的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为
( )
A. B. C.(0,0) D.
【答案】A.
【分析】把函数化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根据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求出的值,根据对称中心是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进行检验。